此次改造委托來自一位經營工程公司的企業家,顧總。這幢歷經20多年光陰的老別墅,斑駁的墻皮、破落的庭院、發霉的爛墻根,每一道痕跡都刻寫著歲月的年輪。顧總希望能通過騰龍別墅設計,讓老房子華貌再現,煥發新的活力。
設計師黃彬攜團隊成員多次實地考察發現,老別墅存在著三大硬傷:
第一,由于是20多年前的磚混結構,存在著較多的承重梁、“二四墻”、構造柱和門洞,隔斷較多,彼此間沒有太多連通,所以給設計帶來了極大的局限性;
第二,每層樓的開窗都非常小,導致室內通風不暢,不透氣,且采光很弱,即使是在白天,也常常需要打開燈源;
第三,20多年的風吹雨淋,外立面已出現脫色、多處滲漏、霉菌滋生等問題,且整體建筑風格老舊過時。
這些痛點對設計產生了極大的局限,房子由內到外亟待整體改造。
01 無界之居
打破人與空間的“界限”
針對如何改造老別墅,有一點是黃彬始終堅持的。他希望通過設計,人與人、人與自然,能擁有更多相遇、交流的空間,能在有意無意中發生互動。但原結構獨立空間太多,視線被隔開,一家人的交流反而會變得更少。于是,黃彬提出了“打破界限”的改造設想。
但實現這一設想并不容易,原建筑采用磚混結構,受力主體主要是二四墻和構造柱,如果強行拆改的話,對整體結構會造成很大損害,將會留下安全隱患。
于是,在做整體改造時,黃彬首先從打破房子的封閉格局入手,采用全新的框架結構,受力主體主要是梁、板、柱,搭建出“無界之居”的基本框架。
經改造后,不僅整體性強、剛度好、更穩定安全,空間分割也可以靈活多變,實現更多設計構想。在地下室和一樓公共區域,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隔斷,客餐廚空間一體,塑造家人間更為緊密的生活感,希望無論從物理空間還是心理感受,均可“無界”。
02 捕光空間
360°裝滿陽光美景
對于老別墅開窗小、通風不暢、采光差、不透氣這一缺陷,黃彬在做改造時,每層樓都大面積采用大開面窗戶,并圍繞負一層半地下室特別增設了一圈平開窗采光井。這樣一來,無論置身房子何處,哪怕是地下室,東南西北四個方位也均是迎光面。
改造后,從早晨到傍晚,都可以將自然光線和花園景觀引入室內,圍繞房子走一圈,不存在光線死角,每一扇窗是取景框,360°裝滿陽光和美景。無論是在廚房做飯感覺勞累,在書房閱讀眼睛疲憊,又或者午覺醒來享受午后陽光,無需走出大門,視線所及之處都可以欣賞到花園美景。視覺效果得到延伸,氣質和居住舒適度得以大幅度提升。
03 光彩重現
舊貌換新顏增色增值
老別墅年代久遠,裝修風格也早已過時,材料材質也顯得比較老舊。墻皮開裂帶來的安全隱患,墻根霉爛帶來的健康隱患,更是不容忽視。
此次改造,黃彬改用干掛石材、鋁板等新型材料,確保外立面能恒久如新,不易出現空鼓、開裂、脫落、返堿等現象,安全性和耐久性都得到提升。
風格也盡量摒除復雜繁瑣的線條,通過黃金分割的比例手法,控制外輪廓及關鍵點,讓建筑形體挺拔俊秀,極具美學情韻。淺色石材搭配深咖鋁板,用材用色都非??季?,形成強烈虛實對比,充分展現出別墅的典雅貴氣。
黃彬將陽光房這一實用功能納入規劃,但通常情況下,陽光房的玻璃材質往往看起來會與外立面石材格格不入,十分突兀。為了整體建筑風格的契合,黃彬圍繞整個陽光房的外圈,增加了一圈鋁板檐口,這樣一來,不僅層次分明,整體性也得到統一。
“老破暗”舊貌換新顏,得益于黃彬老師及騰龍團隊從結構到園林及室內全案的整體規劃設計,嚴謹科學的計量和驗算,最終實現了空間的更多可能性,原本的痛點重獲新生變成了亮點。這幢老房子搖身一變,以全新的面貌擁抱未來,敘寫著新的家庭故事……